官方新闻

场景应用 | 防尘防爆防水!无线充电助力工业巡检机器人消除“续航焦虑”

2025-09-29 10:27:46 作者:飞英思特

一、工业巡检的能源痛点:从续航中断到安全隐患

工业巡检机器人作为设备状态监测、安全预警的 “前线力量”,其能源补给模式直接决定巡检效率。但传统供电方式始终难以适配工业场景的 “高强度、高要求” 特性,形成多重瓶颈。

01.jpg

1. 环境适配性差引发安全与成本双负担

工业场景的 “恶劣环境”( 粉尘、油污、高温、高压、腐蚀性气体、降雨)进一步放大了传统充电的短板:

1.安全风险高:多份工业机器人安全运营相关白皮书指出,电气伤害是工业机器人安全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机器人的物理充电接口常因老化磨损、粉尘堆积、油污渗入、气体腐蚀等引发短路和漏电的事故,继而产生电弧和火花,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件;

2.运维成本重:化工园区的巡检机器人,每 2 个月需更换一次被腐蚀的充电接头,单台设备年均运维费用超 1.2 万元。某汽车工厂测算,30 台巡检机器人的充电系统运维成本,占机器人总运维支出的 35%。

02.jpg

2. 续航断层拖慢巡检节奏

工业场景对巡检的 “连续性” 要求极高 —— 电厂需实时监测机组温度,化工园区需高频排查管道泄漏,汽车车间需跟踪生产线设备状态。但传统供电模式却频繁打断巡检流程:

1.电池续航短:某电厂数据显示,依赖内置电池的巡检机器人单次充电仅能覆盖 1/3 厂区,单日需返回充电柜 3-4 次,每次往返 + 充电耗时超 2 小时,有效巡检时长不足 50%;

2.拖线制约大:车间内采用拖线供电的机器人,每月因线缆缠绕机械臂、磨损断裂引发的故障达1-2次,每次停机修复需 1-2 小时,直接延误设备隐患排查。

03.jpg

二、无线充电的场景化突破:不止于 “无接触”

针对工业巡检的 “续航不间断、环境高耐受” 核心需求,功率覆盖 1kW-5kW 的中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,并非简单替代物理充电,而是从 “场景适配” 角度提供解决方案。

04.jpg

1. 环境耐受:适配工业 “恶劣场域”

工业场景的粉尘、高温、腐蚀性气体,是传统充电设备的 “天敌”,而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特殊设计实现 “场景定制化”:

防护升级:可适配定制 IP6X级防护,抵御车间粉尘与油污,避免户外雨水、污水入侵;高温 / 腐蚀性场景升级 IP69 + 防腐蚀涂层,能在电厂锅炉区(85℃)、化工园区(含酸碱气体)稳定工作;

安全冗余:充电过程无裸露导电部件,在 10kV 配电区等高压环境中,触电、短路等电气风险可极大降低。某化工园区应用后,巡检机器人充电相关故障从每月 1-2 次降至 0 次。

05.jpg

2. 动态补能:让巡检 “不停歇”

不同于传统充电需 “停机等待”,无线充电可在巡检路径中布设 “动态补能节点”—— 机器人无需脱离巡检路线,途经节点时自动触发充电,实现 “边巡检边补能”:

某汽车焊接车间试点中,1kW 无线充电节点嵌入生产线旁,机器人每巡检 2 小时途经节点 1 次,5 分钟即可补充 15% 电量,单日有效巡检时长从 6 小时提升至 11 小时,厂区全覆盖巡检从 2 天缩短至 1 天;

电厂机组区布设 3kW-5kW 高功率基站,机器人完成一次机组巡检(30 分钟)后,停靠基站 30 分钟即可充至 80% 电量,满足下一轮高强度巡检需求,避免因电池耗尽中断隐患监测。

06.jpg

3. 智能联动:降低管理复杂度

无线充电系统并非孤立设备,而是可融入工业管理体系:

与机器人控制系统联动,实时监测剩余电量与充电状态,自动规划 “巡检 - 补能” 路线,无需人工干预;

接入工厂 MES 系统,统计各区域机器人能耗数据,为能源优化提供依据。某电子工厂数据显示,该联动模式使巡检机器人管理人力减少 1 名,能源利用率提升 18%。

三、分层部署:无线充电适配不同工业场景

工业场景差异大(负荷、环境、巡检频率不同),无线充电需 “按需部署”,而非统一方案。

07.jpg

1. 高负荷场景:电厂 / 化工的高功率快充

核心需求:设备巡检强度大、单次作业时间长,需快速补充电量;

部署方案:在机组旁、管道节点布设 3kW-5kW 高功率基站,采用 “短停快充” 模式 —— 如电厂汽轮机巡检机器人,30 分钟巡检后停靠基站 15 分钟,即可满足下一轮 30 分钟巡检需求;化工园区的防爆型基站,还需符合 ATEX 防爆标准,避免火花风险。

2. 常规场景:车间 / 仓储的嵌入式补能

核心需求:巡检路径固定、作业强度适中,需 “无感补能”;

部署方案:在车间通道转角、仓储货架间隙,嵌入式安装 1kW-2kW 充电线圈 —— 如汽车总装车间的巡检机器人,沿生产线巡检时,每途经 2 个线圈节点自动充电 5 分钟,全程无需脱离路线,确保机械臂、输送链的实时监测。

四、从能源补给到智能协同:无线充电的工业价值延伸

在工业 4.0 升级中,巡检机器人的 “不间断作业” 不仅是效率需求,更是工厂 “预测性维护” 的基础 —— 只有持续采集设备数据,才能提前发现隐患。而无线充电的价值,正从 “解决续航” 向 “支撑工业智能” 延伸。

08.jpg

飞英思特科技针对工业巡检场景,研发的 1kW-5kW 无线充电系统具备 “场景定制化” 能力:可根据电厂的高温、化工的防爆、车间的粉尘需求,提供防护等级与功率适配方案;同时支持与主流巡检机器人品牌的控制系统对接,实现 “补能 - 巡检” 协同。目前,公司已与多家工业企业合作试点,将港口、新能源领域的成熟技术,优化适配工业巡检的高频、高环境要求场景。

未来,随着 AI 与 5G 技术的融合,无线充电系统还可实现 “预判式补能”—— 通过分析设备巡检频次、路线拥堵情况,提前调整充电节点的功率输出,让能源补给更精准,进一步推动工业巡检从 “人工辅助” 向 “全自主” 升级。